
2025年中央一号文件《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进一步深化农村改革 扎实推进乡村全面振兴的意见》明确指出,实施乡村振兴人才支持计划,加强农民技术技能培训,壮大农村各类专业人才和实用人才队伍。乡村振兴,人才是核心驱动力,各地区要以乡情为纽带,筑巢引凤让人才愿意来,以培训为抓手,因材施教让人才成长好,以政策为保障,优化生态让人才留得住,让更多乡村人才在田野间书写乡村全面振兴新篇章,以人才振兴推动乡村全面振兴。
谱倾心引才之音,奏海纳百川的求贤曲。梧高凤必至,花香蝶自来。推进乡村全面振兴需要构建多类型、多层次的人才队伍,以满足不同领域的发展需求。基层组织部门要不断拓宽乡村引才途径,一方面,要广开“不拘一格降人才”的招贤纳士大门,摒弃唯学历、唯资历的选人标准,拓宽引才视野,面向全社会广泛吸纳懂农业、爱农村、爱农民的“三农”工作队伍,积极挖掘“土专家”“田秀才”。深挖人才外流根源,以家乡情为纽带,以政策红利为支撑,为返乡人才解决好住房、教育、医疗等问题,消除后顾之忧,引导在外人才带技术、项目、资源“组团回归”。另一方面,要靶向引才,针对乡村特色产业、农业科技、乡村治理、文化传承等领域,对产业经营管理与科技人才、公共服务与治理人才、从事传统技艺传承与创新的人才等进行调研,建立“需求清单+人才数据库”机制,定向吸引高校毕业生、退役军人、返乡创业者,有针对性地引进一批发展急需的人才。
谱精心育才之音,奏百炼成钢的养贤曲。致天下之治者在人才,成天下之才者在教化。乡村人才不仅要“引得进”,更要“育得好”。一方面,要实施“头雁”计划。从种植养殖能手、手工艺匠人、文化传承人等群体中选拔优秀人才,认真做好农民合作社带头人、小微农业企业负责人、农村电商直播达人、特色产业大户为重点的农村领军人才培训,持续提高头雁业务能力,以个体带动群体,锻造懂农业、爱农村、爱农民的“三农”骨干队伍。另一方面,要精准育苗,按需培训。中央一号文件指出“加强农民技术技能培训”“鼓励职业学校与农业企业等组建产教联合体”。通过开展多层次培训,统筹各类教育培训资源,实行按需培训。围绕乡村产业发展、乡村建设和乡村治理等主题,组织开展乡村振兴专题培训班,村(社区)党组织书记、主任培训班,村(社区)后备干部培训班等,培育一批懂经营善管理、具有示范引领作用的农业产业带头人。并强化人才的实践锻炼,支持人才深入参与乡村治理、产业发展、生态保护等实践活动助农惠农。
谱真心留才之音,奏优化生态的留贤曲。林茂则鸟栖,家暖则心安。留住人才是人才工作的后半篇文章。要真正让人才“下得去、留得住、干得好”,必须构建全方位的保障体系,打造拴心留人的“温馨港湾”。一方面,要优化激励机制。今年中央一号文件指出,鼓励和引导城市人才服务乡村,健全评聘激励机制。要建立健全乡村人才分级分类评价体系,引导各地实行职称评审定向评价、定向使用,确保人才评价的科学性和公正性。另一方面,完善服务保障。构建“一站式”人才服务体系,为人才提供政策咨询、项目申报、资金扶持等全方位服务。推广人才公寓、创业驿站等模式,为乡村人才返乡入乡创造良好的工作和生活环境,妥善解决返乡人才的住房、医疗、子女教育等后顾之忧,让他们能够安心扎根乡村。落实“人才绿卡”制度,兑现各类人才政策补贴,让返乡人才干事有平台、创业有底气、生活有品质,真正实现引得进、留得住、发展好。
责编:丰凯莉
一审:胡蔓
二审:刘宏远
三审:陈世杨
来源:鼎城区委组织部
版权作品,未经授权严禁转载。经授权后,转载须注明来源、原标题、著作者名,不得变更核心内容。
陈远带队开展“八一”前走访慰问活动
陈远主持召开鼎城区“八一”建军节座谈会
陈远主持召开鼎城区半年度经济形势分析暨重点工作结账会
陈远主持召开鼎城区商贸业高质量发展座谈会
何朝辉带队赴成都、彭州开展学习考察
陈远主持召开鼎城区乡镇综合执法改革工作落实情况座谈会
陈远主持鼎城区委理论学习中心组2025年第八次集体(扩大)学习暨全区整改整治和为群众办实事成效通报会
陈远主持召开鼎城区文化旅游产业发展工作推进会
下载APP
分享到